Jump to navigation

天主教輔仁大學
中文 │ English
研究發展處
  • 首頁
    • 訊息公告
  • 關於研發處
    • 研發長
    • 歷史沿革
    • 業務聯繫
  • 行政組織
    • 相關委員會
      • 校務發展委員會
      • 自我評鑑指導委員會
      • 提升學術研究獎補助案審議委員會
    • 校務發展暨評鑑中心
    • 研究管理中心
  • 規章辦法
  • 新進教師專區
    • 獎補助時程
    • 我的學術研究成果
  • 貴重儀器中心

田履黛研究甲基安非他命成癮 性別為重要因素

由 admin 在 週一, 01/07/2013 - 15:41 發表

醫學系 田履黛老師

記者虞佳晨/輔大報導

輔仁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田履黛專攻藥物濫用研究,探討甲基安非他命如何影響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田履黛的最新研究過程中發現,「性別」差異會影響藥物成癮之後的身體變化。

神經系統是最複雜的人體系統,且神經科學是相對較為晚期才開始發展的學科,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因此,成癮藥物對神經系統的作用難以掌握和治療。田履黛與國外研究室合作的性別在甲基安非他命成癮機制研究,被2010年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神經科學會議選為具有跨越性、最有潛力的研究主題之一,並對外召開聯合記者會。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神經科學領域會議,超過兩萬人參與,當年剛好是該會議舉辦40周年。

甲基安非他命 傷害人體更甚

新聞上常聽到的安非他命類藥物,其實不只一種類型,有一種比安非他命化學結構上多了一個甲基的藥物稱為甲基安非他命。多了這一個甲基,使藥物更容易進入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也更容易刺激大腦。

一般安非他命經過「去甲基」的化學步驟,使用後對人體的刺激相對較小,但是,多這一個步驟,會增加製藥過程中的成本,藥也就變得比較貴。田履黛說,許多年輕人經濟能力有限,因此,選擇購買沒有經過「去甲基」的甲基安非他命,不但便宜且興奮作用更強,易使人喜愛和上癮,製造也相對簡單方便,進口與流通量多,造成更多濫用。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一百年度單一月份,針對台灣地區可能吸食甲基安非他命的一項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抽樣顯示吸食人口約佔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每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可能濫用甲基安非他命成癮。

研究發育過程 盼找出藥癮機制

一般人只知道頭痛吃藥就會好,但在醫學上卻希望瞭解為什麼吃了藥頭痛就會好,也就是從「吃藥」到「頭痛被治好」,這中間的過程,藥是怎麼發生作用,以及在哪個部位作用。田履黛說,同樣的,如果能知道藥癮是怎麼發生的,就能找到可能的治療方向。

田履黛採用與國外研究室合作的動物實驗模式,從生命最初期開始觀察中樞神經系統,若其發育過程中受到細菌感染或其他外力因素,造成神經系統變化,將如何影響人們長大後對成癮類藥物的需求,進而瞭解為何有人容易上癮,有人不易上癮。

實驗中的最大發現,即「性別」差異會影響藥物成癮的程度,並持續研究中。近期,國科會也將「性別」列為各領域研究的重要因素。田履黛表示,目前由於預算不足,只能犧牲老鼠,取出鼠腦解剖觀察,如果設備齊全,就能在腦發育的過程中,同時監看變化,幫助研究進行。

生物醫學
  • 網站地圖
  • 站內搜尋
  • 意見回饋
  • 聯絡我們
天主教輔仁大學 研究發展處
242062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一樓SL101)
連絡電話:02-2905-3136   傳真電話:02-2904-1563   Email:rdo@mail.fju.edu.tw
Copyright ©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發處行政組織

  • 相關委員會
  • 校務發展暨評鑑中心
  • 研究管理中心

快速連結

  • 專利技術資料庫
  • 小社區大事件

相關網站

  • 輔仁大學首頁
  •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
  • 大學校院一覽表查詢系統